这个小游戏很简单,双方各押一定的金额,然后轮流向对方索要东西,一旦某方答应对方的要求,就可以拿走双方押的金额。
仔细看对话,为什么同样是玩具熊,双方的态度就不一样呢?
因为右边的小伙伴只押了10块钱,左边的押了1000块钱,这个游戏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因此,右边的小伙伴很开心的用一只玩具熊赢了1000元现金,赚大发了!
在围棋中怎么体现呢。我们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白棋奋勇挑起劫争,这种做法正确吗?
可以看到白棋标记“三角”的这一大块棋子全部卷进了这场劫争中,白棋一旦劫败,后果难以承担。但黑棋劫败的后果只是角上丢了一些实空,和白棋比起来,黑棋的代价小多了。
所以一旦开劫,除非白棋比黑棋多很多枚大劫财,不然难以回本。
但只要我们稍微变化一下棋形,性质马上就不一样了。
如图,当白棋没有死活问题的时候,再来开劫,投入的筹码就小多了。也更容易在这场劫争中占到便宜。
这里我用了筹码来,来形象的表达这个现象。如果用比较专业的术语表达的话,应该叫做劫的轻重。投入的筹码小,这个劫对自己就比较轻,反之则比较重。
我们经常听到的“无忧劫”,实际上就是在描述一方筹码很低,另一方筹码很高的场景。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开劫的筹码,更重要的是劫材的多少。什么叫劫材? 如果我找劫,你跟着我应,就意味着我使用了一个劫材。换句话说,有N个局部你不允许我连走2手,我就有N个劫材。
值得注意的是,劫材永远是一个 相对概念。只有当劫出现的时候,讨论劫材才有意义。是否属于劫材要对比劫本身的价值才能确定。
绝大多数情况下,棋比较薄的一方,打劫更容易输,原因是有太多地方不能容忍被对方连走2手。
还有一些更极端的例子,比如“劫材库”
上图白棋7颗子不幸阵亡,但它们并非完全失去了价值。一旦在别的地方爆发了劫争,这里就有可能滋生出很多枚劫材。
如图,白棋每一个回合都可以当一枚劫材来使用,不仅可以用下方做活来威胁黑棋。也可以用向外突围来威胁。这样的话,白棋在这个局部有很多枚劫材,就有了资本去挑起劫争, 甚至以比较高的筹码。我们经常把这种死棋叫做 劫财库。
更夸张的例子是连环劫,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被视为拥有无限劫材的劫材库,例如下图的例子。
三角的位置有两个劫,黑棋通过连环劫杀掉了白棋。但对于白棋来说,这里有一个 无限劫库。一旦其它地方爆发劫争,白棋就可以在这里来回提劫,当作劫材使用。
以上就是影响我们开劫决策的两个重要因素。
实际上,直接决定是否挑起劫争的,是劫材的多少。而定义什么是劫材又得看双方的筹码。
所以最科学的打劫方式是,先计算双方在这里投入的筹码是多少,再基于这个筹码去计算双方的劫材。
下面的这张图表达的更加具体一些:
上图的紫色条表示 投入的筹码。绿色条表示黑棋 连走两手得到的价值,蓝色条则代表白棋。红色虚线以上就是有效劫材。图中黑棋的有效劫材更多,主要得益于投入的筹码少。
虽然白棋连走两手的价值,平均下来比黑棋大多了,但还是打不赢这个劫。
按照以上的原则,可以精确的判断是否应该开劫。但你以为这样就掌握打劫了吗?其实并没有,因为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建立在你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计算清楚的前提之下。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棋手来说非常困难。
如果筹码比较大,还比较容易,有效劫材的数量不会太多。如果筹码较小,那简直就是无穷无尽的计算啊。
尤其是,在找劫的过程中,棋盘还会发生变化,劫材的数量也可能变化。在算不过来的情况下,我们有办法作出大致的判断吗?
我们可以用 四象限法则,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我们根据筹码的大小,棋的厚薄,把所有的情况分成4个象限。右上角表示投入筹码少,棋厚的情况。而左下角则是筹码多且棋薄。
如果当前局面落在第一和第四象限,结论将非常明确。第二和第三象限比较复杂,通常需要好好斟酌下。但这两种情况,即使选择错了,也不会太惨。毕竟,我们不是棋神,犯错难免的嘛,只要不犯大错误就不至于丧失所有机会。
最后,还想提一下的就是我们常说的 损劫。很多人都说,不要打损劫。那损劫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说不要打损劫?
损劫就是会产生亏损的劫材,找损劫意味着提高自己的筹码,如果你不断的找损劫,你的筹码也越来越高。然后你会发现你的有效劫材反而变少了,而对方则变多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轻易的去找损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